语言: EN

学生工作STUDENT WORK

大学生汽车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背景与目标


1.背景介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各地的教育家一致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人们对付当今世界性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能够激发和调动的创造力的潜力。”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新”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又取决于教育,因此对中国人才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人才反思和改革就显得迫在眉睫。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中国教育体系的现状和模式,以及社会对未来创新人才的整体需求,同济大学大学生汽车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 )于2003 年5 月27 日成立,时任汽车学院院长的万钢校长为创新基地揭牌。

undefined

时任院长的万钢教授为大学生汽车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揭牌 

2.创新基地的建设理念
   大学生汽车科技创新基地的成立,一直秉承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发展,发现共进的人才观。同时以汽车科技创新为载体,建立一个以汽车学院大学生为主体,面向全校各专业、各年级,集创新实践、兴趣爱好、技能培训、创新项目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以兴趣拉动项目,以竞赛促进动力和提高”,形成教学以外的第二课堂,培养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提高学生自我主动性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实践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为主、自我管理、滚动发展”的基地管理观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在创新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进行尝试和开拓新途径。几年的实践表明,创新基地的成立为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十分有效的平台,通过学生自我组织和动手实践,学习和掌握很多工程的理念,在动手实践中,逐步培养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了敢于创新,富有激情,善于合作,不畏失败的价值观。

undefined

创新基地的建设理念


3.创新基地logo

undefined

创新基地logo

通过全校征集,在评比中脱颖而出的是女子学院学生设计的大学生汽车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徽标(logo),如图1‐2。其主体由三部分组成,中间的红色部分是一个人的形状,同时是一块拼图,象征着自己动手创新的精神;三个黑色的圆圈则是另外三个人,象征着团队合作的精神;周围的一圈英文则为创新基地的英文名称。圆形的徽标还有汽车方向盘的外形。整个设计充分融合了创新以人为本的主旨。

4.基地的建设目标
成立伊始,制定了大学生汽车科技创新实践基地近期和远期的目标。
近期目标:力争各项目在国内、国外的学生科技创新和实践的比赛中取得佳绩;
远期目标:使基地在创新文化、基地管理、研究能力、发展能力、形象宣传上成为同济大学本科教育的特色一。

5.基地的发展状况
   创新基地从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七年多的历程,在这六年的建设过程当中,我们始终牢牢把握住规划方向,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影响力上,都在不断成长,在基地成立的第七个年头里很好地完成了既定目标,并且超前进行到了第八年的部分规划,已成为学生创新实践所离不开的平台。

6.队伍的组建
   2004年9月,随着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入住嘉定校区,创新基地也迎来了其发展的新机遇。雄厚的科研实力、强大的学院硬件及软件支持以及集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于一体强大的梯队组织为创新基地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对创新基地未来发展道路的摸索中我们发现结合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参与不仅能够弥补教授在时间安排上的不足,而且能够更好地与本科同学进行交流,因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不仅能从专业上给与低年级同学以辅导,更重要的是这些刚刚经历过本科的同学更了解同学们的心声,知道大家想要学些什么。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以运作机制创新、活动项目创新、基地文化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四个创新)为目标,采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不同层次互动、不同专业互动和学校与企业互动(四个互动),坚持传统项目持续良好的发展,坚持鼓励新项目的申报和培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社会需要的人才。
   同济大学大学生汽车科技创新基地也将通过不断地努力,能早日真正成为以汽车科技创新为载体,一个面向全校各专业、各年级,集创新实践、兴趣爱好、技能培训、创新项目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并形成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师指导、学生为主、自我管理、滚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能成为同学们梦想成真的地方。


创新基地微博主页:qichechuangji@163.com     创新基地人人主页:yanji_liu@163.com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800号宁远馆 邮编:201804 

© 2017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版权所有